我们的灵粮

    我们的时态

      Tuesday, April 27, 2010

      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希伯来书十一章6节)

      信心在危急中更能发挥它的力量。

      圣经中充满着危难的日子。他的故事由危难的日子所构成,它的诗篇,是在危难日子中获得的灵感,它的预言也与此有关,它的启示也以此为透露的媒介。

      危难的日子是通往光明之路的踏脚石,是神的机会,也是人类智慧的训练所。

      诗篇第一百零七篇歌颂耶和华的慈爱,此外在每个救赎的故事中,危急存亡之秋,往往是神的好机会。人的才智穷竭,绝望无援的时候,是神的能力开始发挥。记得吗? 神曾应许──对从未生过孩子而老的形同朽木的夫妇,讲可获有后裔,并且多如天上的星,又如海边的沙。你可翻开圣经再读一读以色列人过红海得救的故事。还有以色列人抬着约柜,从约旦河中赦水而过的故事。还有,亚撒、约沙法和希西家被苦难逼迫,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祈祷的。 再温习一下尼希米、但以理、何西阿和哈巴古的历史。再以敬畏的心默默立于客西马尼的幽暗中,到约瑟家的坟墓旁,回想那些可怕的日子,去拜访最初创立教会的见证人,去探问使徒在危难日子中所经历的故事。

      危急胜于灰心。

      信心不会使危急变成绝望。 信心的任务是支持你去解决危难,在危难之际,信心的反面就是灰心,信心维持不变,就能的胜。

      在危难之际,恐怕没有比那三个希伯来子民所表现更伟大。他们的处境虽然危急万分,但他们仍能勇敢的回答道: “我们事奉的神,必能把我们救出这烈焰的火窑; 他更能把我们从暴君的手里救出来,但即使不是如此,暴君你也该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偶像。”(参阅但以理书第三章 )

      “但即使不是如此”,这句话何等令人钦佩。

      我想把剩余的篇幅,来说起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请深切的体会其中“然而”二字:“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深沉的黑暗已经笼罩着主的灵魂。信靠神,就有危险受流血的痛苦,甚至沦入死亡的深渊,──然而!

      现在拿起你们的歌本子,唱你们所最喜爱的,那些赞美危急中的诗吧。

      摘自 蔡特威克(Rev.S.Chadwick) 著 《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Monday, April 26, 2010

      多給他一點愛(上)

      我們的大女兒和Florence一樣生於紐約,兩女兒難得有華人跟她們說美語,自然大樂。我們又同是廣東人,吃的口味相近,我能夠對於她作為「雙文化人」的甘苦,表示理解,我們可以說是無話不談。

      一年後我們離開台東,往後的廿年我們見面至少十次,大多是她來看我們,品嚐當地美食。在這期間,我們也接到她的來信或電子郵件,報喜也報憂。透過她,我們和曾是第二家鄉的台東保持著連繫,我們兩次回台東,都由她來接待,還用許多照片剪輯了一張大海報貼在我們房間門口。

      我們的小女兒一度想唸醫,以Florence為模範。去年夏天,女兒陪我去看她,她們的話題轉為「雙文化人的甘苦和神的命定」,我為她們的美好相交和惺惺相惜歡欣。同是「雙文化人」,能夠一起尋根,解釋和拼湊生命中一些不容易領悟的文化碎片,是十分珍貴的心靈醫治。

      Florence的一生充滿挑戰,她用心力精彩地去活,靠基督的愛去饒恕和承擔;她真誠地愛身邊每一個人,也在家鄉和所到之處贏得許多一輩子的友誼。她實在捨不得台東,多次向我表示,她想回到台東度過她人生最後一程。然而,天父的安排最美,她回到闊別多年的親人和母會,她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而且全家聚在一起懷念父親。一月底,我們和她通電話,想不到那是在地上最後一次了。她送給我們兩張古典音樂光碟,均是品味極高,由名師指揮、演奏的,想是因她生長在文化之都——紐約。

      出色的織帳棚者

      Florence是一位很有愛心又有正義感的小兒科基督徒醫師。外子維耐記得:每週四,台東基督教醫院有醫師早餐會,Florence的話不多,總是很專注地聆聽、沉思;每次接生,大家總很放心地把初生兒交給她。她時常為小病人憂心忡忡,小兒科人手經常短缺,當她不能再收病人,否則會應付不時來,她便叫護士不要讓她看見央求入院的家長和病童,她說:「因為我如果看見,我一定會收他,但又不能疏忽已住進來的孩子們。」

      安醫師診療病童時精準沉著,即使很累了,她還是耐心地找嬰兒的靜脈血管。她讀過不少宣教著作,以廿一世紀宣教的說法,她是一位出色的織帳棚者,或稱「專業宣教人」——既在專業上有卓越的表現,又願意過簡樸生活。頭幾年,她每年回加拿大工作兩個月,存一些錢又回東醫當義工。

      她其他與醫學有關的貢獻,以後一定會有人認真收集,這裏簡單提一兩件,如:她自動請纓,為台灣疾病管制局精準地翻譯疫情報導,整理三十年來東醫的病歷,以保存重要和有特色者;她堅持在一所醫學院中向學生演講,不能刪去她個人信仰的句子。是的,Florence總是選擇上好的,絕不妥協!

      非典型的宣教士

      Florence從不以宣教士自居,我們夫婦倆戲稱她是「非典型」的宣教士。Florence在傳統的宣教團隊中顯得害羞和生澀,在原住民當中反而活潑、自然;她跟大夥上山涉水,台東縣跑透透。在病房中的她既專業又感性,她曾在病歷上寫著「多給他一點愛」,當中華民國總統頒獎給她時,「多給他一點愛」成了名言。 ……

      Thursday, April 22, 2010

      什麼是團契?!

      團契的英文是fellowship;fellow=夥伴,ship=relationship(關係)
最重要的團契三大要素:有份、相交、分享
團契成員在彼此的生命中有份。
相交,指我們是一群在基督裡彼此往來互動的人。
我們的成員多半是對基督教信仰有興趣的人,認真看待關於自己未來、生命、信仰的事。
而分享,團契就是一群人同在主裡一同服事一同禱告,一同為主而活,互相扶持。
彼此之間互相關懷分享。因愛是從神而來!





      愛的團契,屬靈的團契
      我們常講,一個團契若沒有愛,就不能算是一個“團契”了。只能算是一個俱樂部罷了。
那愛,愛從何來?愛從 上帝而來。所以一個團契是根基於耶穌基督的愛。
換句話說,一個團契是要有上帝的靈與我們同在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愛的團契。
感謝主,在新的一年,我們所需要的,正是一份愛,一份從上帝寄過來的限時掛號。
希望大家能常常禱告,與上帝交通,因為有了禱告這個“管道”。
上帝就能進駐你的心裡,愛也就住進你的心了。
也希望契友間能互相關懷,彼此關懷會讓大家更喜歡這個團契,
彼此關懷能讓大家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多多禱告,多愛別人,多與上帝同在。
漸漸的,愛的團契就能成為成長的團契了。

      摘自 http://blog.yam.com/leaderfellowship/article/9681818

      Tuesday, April 20, 2010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

      (哥林多后书六章10节)
      主张苦行主义者,连流泪也在禁止之列;基督徒却不然。许多时候,我们忧闷得发昏;当剪毛的剪刀碰在颤抖的肉上时,当仇敌的欺侮达到顶点时,当我们的心几乎碎裂时,最自然我们巴不得寻找机会痛哭一场,释出胸中的忧愁。但是还有一个比痛哭更好的方法。

      航海者知道甘泉是在苦且咸的海水中找到的;旅行家知道阿尔卑斯山最美丽的花,是生在最荒僻,最崎岖的山路上的;属灵人知道最宝贵的诗篇是在最痛苦的时候写成的。

      所以让我们在黑暗中赞美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试炼越深,愿我们的歌声越高。亲爱的,你有没有学会这个功课呢?我们不只要忍受神的旨意,拣选神的旨意,遵行神的旨意,并且要用赞美来欢迎神的旨意

      摘自 《火中的试验 (Tried as by Fire) 》

      Monday, April 19, 2010

      
祂引导,我跟随(下)

      上帝保护引领

我们请人代祷。有一个九十岁的姊妹寄来出埃及记廿三章廿节的经文:「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我们把它贴在冰箱上,因著这个提醒,我们在全球寻找不同的学校。我们在网路上填写申请表,寄到一所著名的学校,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收到申请表。我们认为那是上帝关闭了这扇门。

      

同时,我们也看到台湾马礼逊美国学校的网站。我们愈读其异象声明,愈感到上帝似乎在鼓动我们。我们填表寄出两天后,就接到来自总校长的电话。在交谈中,我们愈发相信这是上帝要带我们去的地方。

      第二次挑战



      出发是个问题,但是,如何卖掉房子、打包行李,再度搬迁,又是另外一回事。从教研究生转换到教国中生,不知会怎么样?我们的房子一个礼拜就卖掉了,并且新屋主要在我上完大学最后一堂课的那天搬进来。我们带著父母的祝福和手中的护照,期待上帝在我们新的生命篇章中的计划。



      结语

      

在台中马礼逊学校三年之后,我们回顾上帝之手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感到十分喜乐,因为祂的恩典在我们五十五岁时够用,正如我们在廿五岁时一样的够用。

      摘自 穆台德(Dr. Ted Moon) 著,余磊译 《
祂引导,我跟随》

      Saturday, April 17, 2010

      何为宣教



      尽宣教使命,得未得之民。

      Thursday, April 15, 2010

      團契生命與團契生活 (下)

      請思考一個問題:主日崇拜的人中有多少百分比參加團契?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若有一部份雖仍然在身上,卻沒有功能,而且還佔了一半的比例,那這樣的教會就是「中風」的教會,因為身體有一半要拖著走。然而參加團契的,是否就真的有團契生活呢?

      使徒行傳裏提到「同心合意、交接、一同擁有、一同領受、同負一軛、捐輸、幫補」等等,就是在說明何謂「團契的生活」。很多教會慢慢走向小組化,但小組也能過團契生活才是重點。

      團契就是一種伙伴關係,彼此間處於相交的狀態,具有同有、同享、同心合意、同負一軛、互通有無的一種親密關係,我們說這樣的親密關係叫做「團契」。
  在教會建立團契生活其實不太容易。以前的保險服務多是壽險,不像現在比較傾向理財的規畫,因而曾有信徒問賽克牧師:「基督徒可不可以買保險?」好像買了保險,就對神不太有信心。賽克牧師回答:「不在於可不可以,而是有沒有需要。而我們教會的信徒沒有需要,因為我們教會信徒出了問題,我們教會會負他所有的責任。」充份顯示這是一個有團契生活的教會。

      有個弟兄曾問我:「我出了點事,但教會都不幫助我。我每個月都固定什一奉獻,可是卻沒有得到教會任何幫助。試想:若我每個月百分之十的金錢投資在保險,當我出了事,保險公司怎會不理賠呢?」雖然這位弟兄的態度和措詞有待考慮,但他的論點也沒錯。試問這樣的教會是怎麼牧養信徒的呢?雖然金錢是奉獻給上帝的,但上帝也要教會照顧肢體啊?!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教會的團契生活不夠,才會產生教會的弟兄姊妹求助無門、無人幫補和捐輸的情況。

      2.團契是結構
      團契是一個結構,為要使更多人能在不同類別或層次的結構裏,過著團契的生活。因此,設計並成立團契的先聖先賢實在是真知灼見、極有智慧!但是,不論你的教會使用何種結構,常會有一種「結構不完整、不夠落實」的情況,那就是:會友不參加小組或團契的,佔了不少比例,而牧者竟然不在意;或牧者在意,卻束手無策。又或者具有結構,品質卻太差,徒有聚會形式,卻無團契生活。團契越大,越不容易有團契生活。

      小組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因為小組是比團契更新的名詞,而小組的本質是為了要過團契的生活,所以新發明的「小組」在聚會時,會多多地談論團契生活的內容。「團契」一詞的時間較為長久,容易使人忘記團契的本質為何。建立小組不是為了趕流行,而是回歸聖經裏最基本結構的單元。因此,不論你的教會多大、多小,小組都會是你教會裏最好的結構,會是你教會必然要走的路。趁著你的教會還小的時候,趕快建立小組,莫等人多時再來建立,那將會困難重重。

      3.團契是生命
      小組必須有團契生活,有著伙伴相交、同有同享、互通有無的關係,有了這樣的關係,就容易吸引人進來,小組就會成長。因此,團契是團契,團契是結構,但還要進入第三個層次:團契是生命。

      如果團契需要共享,那麼我就要建立分享的生命。如果生命不能分享,就不容易有團契。如果團契是伙伴和愛的關係,而我在小組裏卻沒有愛的能力,就無法投入團契。因此,團契更關鍵的是,基督徒能否有團契的生命?若沒有,那麼團契必定很難建造。「標竿人生」就是呼籲基督徒要有敬拜的生命、為敬拜而活,就是要培養他們有團契的生命、為團契而活。所以教會工作的取向,是建造每一位信徒都能得著團契的生命。然而,究竟有多少教會曾關注到這個層面呢?以目前台灣的情況而言,是少之又少。

      團契的生命是什麼?要如何擁有團契生命呢?《團契人生》一書即將推出,要告訴你團契生命的內涵。

      摘自 夏忠堅牧師著《團契生命與團契生活》
      http://www.ccea.org.tw/pr/functioncode/publish2/focusfindshow.asp?sn=854&type=1

      Monday, April 12, 2010

      
祂引导,我跟随(上)

      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出廿三:20)



      在美国住了廿五年,内人与我预备好去上帝要带领我们去的地方。我们没有孩子、没有房子、教育完成,还有父母的祝福,我们愿意顺服上帝的呼召去海外。

      

第一次挑战

      

我们在韩国首尔国际学校任职八年,充满挑战与兴奋,我们完全期望在那里按著生涯规划,度完这一生。未料,上帝呼召我们回到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执教。从六年级的教师转任大学的教育部门主管,这是个好机会,也是项挑战。此后的十八年,那真是特别的权利,我能够训练教师,使他们有分于上帝的大使命。在大学任教期间,我有机会旅行,到许多不同的国家教导,返美时虽兴奋,但总觉马不停蹄,少有休息。在我心底,我自问:「上帝还会叫我做什么吗?」 



      寻找直到地极



      此时,我们年过五十,生活舒适,正在购屋、买车,并定期拜访亲人。我们相信上帝应该不会再叫我们搬家,若是要搬,当然是搬到离年事渐高的父母近一点的地方才是。然而,我们相信上帝带领我们再搬。我们开始在「耶路撒冷」(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寻找,然后,在「犹大全地和撒玛利亚」(附近地方)有其它工作机会,但我们意识到,上帝要我们寻找「直到地极」(美国本土之外)。
……

      Thursday, April 8, 2010

      團契生命與團契生活 (上)

      「團契人生」與「敬拜人生」都基於目的導向教會建造的觀念。
      有關「目的導向教會」的概念,請參考馬鞍峰教會四壘棒球場的圖示:

      許多教會把「馬鞍峰教會四壘棒球場」圖掛在牆上,並將平日成人主日學的課程替換壘上的階段顯示,就以為是一套教導的系統,但其實並非如此。

      目的導向與團契
      這是一個目標圖、委身圖,也是一個建造目的導向教會的過程圖。有信徒來到你的教會,你需要造就他,讓他完全瞭解並委身在你的教會中。但委身需要具體地說明用怎樣的方式和到什麼程度,才叫做委身。

      「委身」就是忠實地成為我們教會的一份子,加入教會的小組。教會的會員有多少?會員多?還是主日崇拜的人數較多?會員多!主日崇拜人數多?還是小組人數多?主日崇拜多!因此牧者不能只定睛在主日崇拜的人數上,而應該花更多時間著重於牧養真正參加團契和小組的人,他們才是真正委身教會的人。

      那麼其他的人就不用牧養了嗎?當然不。這意思是,你在重點牧養的同時,也要同時考慮如何把周邊的人也慢慢地放進來,讓教會主日崇拜的群眾越來越多,進而成為委身的人。委身的人越多,參與社區服事的人也就越多。

      委身於教會就是要達成「團契」的目的,過一個教會團契的生活。教會五大生活層面裏的第一層就是團契。如果信徒能委身於團契,就能《疾奔二壘》,委身於成長,讓生命得以成長。生命成長的意義在於:讓信徒每天都能主動地親近神,聆聽並順服神的話。只要信徒能做得到,即使他不參加任何成人主日學,生命也一定能夠成長。

      目的導向的教會就是簡化所有細瑣的事務,將無法達成目的的都先暫停,只進行可以達成目的的。信徒如果要成長,基本要務就是每天親近神,聆聽神的話語並順服,每天都專注於此事。但要如何做到每天都專注在此呢?

      每天委身於成長的人,必然會有更高度的委身,接著就可上《滑向三壘》的課,讓信徒明白何謂「委身事奉」,找出他生命的五個特質(屬靈恩賜、愛好、才能、個性、經驗),然後根據這五項來安排事奉。牧者只要專注讓信徒都能在成長中事奉即可,不需著手太繁瑣的事務。但要注意一點:不會成長的人切莫安排他事奉,否則只會製造事端。因為,倘若事奉的人沒有委身教會(一壘)、沒有委身成長(二壘),生命不成熟,只是空有才能,而教會又只因為有需要,便讓他來事奉的話,事奉通常會“很慘”。倘若有心事奉、委身也不錯,卻能力不足,就是沒有按照他的五個特質來安排適當的事奉。所以,適才適任,信徒事奉才會勝任愉快(三壘)。

      然而,委身於三壘還不夠,他還需要得到裝備,學習如何佈道的課程,才會得人進入教會(《奔回本壘》:宣教)。

      敬拜是這個目標圖、委身圖、過程圖的核心。上帝創造人,就是要人敬拜祂;神設立教會,就是要教會幫助信徒敬拜祂。在佈道會裏可以帶領人信耶穌,終究也是為了讓神可以在永恆裏得到敬拜。因此敬拜是核心,而最優先的評量是宣教。
  「團契人生」就是要幫助教會真正走向上帝賦予教會的目標。

      什麼是「團契」?
      1.團契是團契

      何謂「團契」?團契是新的名詞,在聖經和合本裏找不到,但在希臘文裏就很多。我們常問:「你們教會有多少個團契?」這裏的團契詞性是名詞。或問:「弟兄姊妹的團契生活過得怎樣呢?」這裏的詞性就變成形容詞或動詞了。過去教會比較重視團契,而非團契生活。若團契只有聚會,沒有生活,那似乎是不在意教會。……

      Wednesday, April 7, 2010

      爱心探访HUKM医院



      在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日(27/3),班登英达的青年人配合班青服侍组的事工去探访HUKM医院。在这之前,岳圣弟兄和梅芝姐妹一直在思考如何准备有意义又会让病人温馨和接触耶稣复活好消息的礼物。感谢神,我们最后决定送出美丽精致的探访卡+福音单张+团契节目表+祝福小卡+精美十字架(共50分)。我们便到“人人书楼”购买探访卡片和福音单张。但精美十字架怎么办呢?为了献出一片爱心,我们决定亲历亲为,学习做出精美十字架。在国煌和益瀚弟兄的教导和努力下,十字架终于完成了!

      当天,诗班后,我们就聚集在一起,听简短的报告和分组。之后,我们一起宣唱“兴起,兴起为基督歌”,以凝聚和振奋主基督的精兵,然后张牧师就为我们作出发差遣的祷告。感谢主,参与探访的人数大约有25位。我们被分成四组,由拔萍姐妹,珊珊姐妹,华锋弟兄和益瀚弟兄带领。更感谢神的恩带,教会领袖Dr.Yuan夫妇请青年人在PGRM附近的酒家吃顿午餐。每一位青年人都吃的饱饱,以预备下午的爱心探访。

      吃过丰富的午餐,我们便带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往HUKM出发了。抵达医院后,我们就在医院大厅分组祷告,然后分别在HUKM第四楼和第五楼进行探访工作。因为有些弟兄姐妹是第一次参与探访事工,第一次探访不认识的病人,第一次传福音给不认识的人,所以难免都会害怕或紧张。但是,我们都愿意勇敢踏出第一步,将主爱带到人群中。“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13

      由于当天是星期日,医院探访时间是12.30pm-7pm,医院比平时较多人。大部分的病人是非基督徒。我们在探访过程中有惊有喜,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喜的是,有些病人很乐意听我们的分享,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也很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病情。一开始,我们先自我介绍,了解他们的病情和关心他们及家人,之后在他们的愿意聆听下分享福音。

      有其中一位病人让我印象最深刻,那位弟兄来自砂拉越,住医院已有三个月了,平时很少人去探望他因为他的家人都在家乡,过年过节都是一人在医院度过。当他看到我们时,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喜乐。我们跟他聊了一会儿后,益瀚弟兄便跟他分享福音,他听得津津有味,也回应说会好好考虑让主住进他的心房。那位弟兄是一个很开朗的人,虽然他在跟病魔搏斗,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积极的面对。他还叫我们要努力读书呢!

      另外,华历弟兄那一组成功感动一位婆婆。华历弟兄带领婆婆做了立志的祷告,让主成为婆婆生命中的救主。我们知道后,都感到十分感恩和开心,我们要将荣耀归于神。除此之外,我们有招到病人拒绝,可是我们并不气馁,继续带着信心往前走,送给病人最真诚的祝福。病人的灿烂笑容也成为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大约下午四点,我们集合拍大合照后,便离开医院了。我们在这次的探访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功课。这也是一个特别的经历,不但可以近距离接触病人,与他们沟通,还可以藉此机会传福音,把主爱散播出去。感谢所有弟兄姐妹彼此鼓励扶持,用爱心感化病人们。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父神的看顾带领,大能掌权和复活盼望!,哈利路亚,将颂赞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让我们这些祷告勇士为病人们不住地祷告吧!

      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
      被神击打苦待了。
      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以赛亚书53:4-5)

      摘自 梅芝姐妹 • 整理报告

      Monday, April 5, 2010

      圣经故事比赛:天才表演



      当晚是班登英达卫理公会青年团契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圣经故事比赛(天才表演),这也是门训组第一次举办的比赛。今天的比赛是以各小组里的组员来进行比赛的,总共有五组的组别参加。那五组的组别就是 :~
      阿摩西+哈该。
      哈巴谷。
      俄巴底亚+七小福。
      约拿。
      马拉基。

      今晚的比赛也请来了四位评审,那就是:
      一,本堂的张牧师
      二,黄伟圻老师
      三,林娟姐妹
      四,祖威弟兄
      四位评审将会评每组表演的内容,演技和团队精神。内容占了30%,演技也占了30%,团队精神却占了40%, 所以总分是100%。每一组的表演时间将是10 分钟,但最长只能延迟多5分钟,也就说总共是10 到15分钟。

      表演题目:
      阿摩西+哈该~ 以斯帖。
      哈巴谷 ~ 喇合。
      俄巴底亚+七小福 ~ 诺亚造方舟。
      约拿 ~ 约拿书。
      玛拉基 ~ 玛拉基书。

      在比赛的前一星期,看到有些的组的组员们都很努力的在背剧本,有的组就在录音因以录音的方式来表达信息等等。这次的比赛显得每一组的人在事先都很努力的排练,很努力的将自己所拥有的才华和上帝所赐给各人不同的恩赐都表现了出来。我个人真的觉得很高兴因为大家都以一颗爱主的心将自己最好的,最完美的一切都展现给我们的上帝看,为主而表演,也很努力的将圣经里的信息都表达了出来,让看表演的人和自己有参与表演的人都对圣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明白。

      在这次的比赛中,显得大家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所以结果是:

      冠军 ~ 哈巴谷组。
      亚军 ~ 阿摩西+哈该组。
      季军 ~ 玛拉基组。

      其他两组(约拿组和俄巴底亚+七小福组)是安慰奖。

      我个人的感想:
      当晚(20/3/2010)的比赛,真的非常精彩也非常的好笑。它让我留下了一个很美好也很难忘的回忆。因这次这圣经故事比赛(天才表演)是我在信主以来第一次举办的节目,第一次做节目里的负责人,第一次筹备所有的一切。至于奖品,也是我第一次动手做,真的是我第一次做手工。其实在做奖品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做的很差,有的做到让我自己觉得很不喜欢,可能是因为自己第一次办的活动加上第一次动手做手工的关系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的高吧~ 所以,你们大家有福了,因为你们所拿的奖品是我第一次做的哦~ 要好好珍惜哦~ 希望我第一次做的手工 CD 和书签,你们大家都会喜欢。

      我真的觉得很感恩也很感谢上帝和班登英达里的每一位弟兄姐妹给了我这次的机会来服侍我的主,上帝。谢谢大家。特别也要感谢灵慧姐妹,因为她,我才能顺利地完成这次节目。若没有她的帮忙,当靠我自己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完一切。所以我真的很感谢她在这事和我的学业上帮了我很多很多,更感谢主赐下这么好的恩典给我。让我能与她一起同工做主您的圣工。感谢主,阿门。

      在这次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让我发现,原来我们的教会中既然隐藏了这么多的天才,这么会搞笑,会表演的人才。这让我真的觉得很意外也很惊喜。

      我个人也透过这次的天才表演让我自己能有机会好好反省自己并问自己,为何当初没发现到主在我们的教会中赐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天才,主所赐的明明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或身边可为何我们就是听不到,摸不到更看不到 他们各自的恩赐呢?不过,我也很感恩,因为它,主让我看到了大家的才华,也让我学会了更加的珍惜大家。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应用上帝赐给你们的恩赐,将上帝所赐的一切都应用在上帝的身上,将一切荣耀都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阿门。

      大家,加油!加油!将自己最好的献给我们亲爱的主吧!阿门。

      摘自 巧娜姐妹 • 整理报告

      凭信心胜过一切(下)

      隔天,事情得到一个完善的处理,我心里的重石终于可以放下。结束事宜后,回新竹的火车上,坐在隔我走道旁的座位似乎是一对姐弟。在回程路途中,弟弟的头安安稳稳地投靠在姊姊的肩膀上,那充满温馨、慈爱与呵护的画面,深深地印证了神的话语:「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领你归回这地,总不离弃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创二十八:15)



      我知道上帝在最佳的时刻,透过最恰巧的画面,传达出祂对我说的话。当下,我感动地落泪了,因为上帝垂听我的祷告,也让我再次经历上帝丰盛的慈爱与恩典。

      

每日灵修带来力量



      《标竿人生》与《活出美好》这两本书是我每天必读的灵修书籍,加上搭配日期来阅读诗篇五篇以及箴言一章,一直是我每天必要的灵修项目。

      

我每天在开始灵修前,以一个简短的祷告词向天父祷告,来作为开场:「上帝,请?给我最扎心的话语,让我可以看到我目前光景最需要学习的功课,好让我学习更像?。」因为圣灵的引导通常是很隐微的,需要我们去留意与觉察。我也相信,上帝透过祂奇妙的方式对我们说话,如同圣经上所说:「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9)。就在每天的灵修过程中,我努力用符合圣经的原则、灵修书籍中所提供的清楚方式,来进行我情绪上的调整。



      圣经与属灵书籍会告诉身为神的儿女的我们可以怎么做,为的是要让我们亲自经历来自于神的慈爱与恩典。从灵修的过程中,我自己归纳了在遇到困难的时可以凭信心得胜的行动:

      

一、保持平静:先让自己放轻松,并保持冷静。



      二、停下脚步:想一想,是哪里出了差错?有什么资源可以协助?

      

三、重新检视:找出问题核心,并再次思考能够弥补的地方。

      

四、信心祷告:找到自己可以改善的部分后,重新寻找解决的途径,借由读圣经与祷告,求神亲自开路,凭信心胜过一切仇敌的诡计。

      

结语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一:2~3)

      基督教信仰与生活是结合的,让神的话语透过行动真实地发生在生命中,时时反省自己:「上帝要我学习的是什么?」让我们一同活出更像耶稣的样式!

      摘自 蒙光俊著 《凭信心胜过一切》